当前位置:人人小说>历史军事>三国之暴君颜良> 第六百九十四章 西进!西进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百九十四章 西进!西进!(2 / 2)

颜良冷笑着,言语表情中,毫不掩饰他对刘协的讽刺之意。

庞统亦微笑道:“倘若真有一日,大王攻陷了长安,将汉帝掌握在股掌之中,不知大王将如何处置汉帝。”

“汉朝气数已尽,留着一个没用的皇帝,只是浪费粮食,你说本王会怎么办。”颜良冷冷的反问一语。

他言语直白,语气中透着丝丝的肃杀之意。

庞统神色微微一凛,仿佛为颜良的杀伐之气,而感到了一丝寒意。

随后,庞统收敛了心神,问道:“那伏完的这道密信,不知大王打算如何回应?”

颜良拿起那书信,再次看了几遍,剑眉微凝,静静的沉思。

片刻后,颜良说道:“伏完那帮遗老遗少,虽然实力不济,但若动员起来,还是在能长安掀起些风浪的,本王倒正好利用他们,为本王的西征之战做点贡献。”

颜良所指的“贡献”,自然是搅乱曹操的后方,响应他的大军征伐。

“臣明白了。”庞统点头道。

于是,颜良便叫庞代笔一封书信,派人密密送往长安,以回复伏完所请。

信中之内容,当然与颜良的真实态度。有着天壤之别。

颜良在信中,以惊喜的口吻,很大义凛然的声称,将应天子召唤,诛杀奸臣,匡扶汉室,做一名大汉朝中兴的功臣。

……

春暖花开,不知不觉中,春耕的季节结束。

平静了不足一个多月的北方。很快又进入了战争的节奏。

南归的军队,陆续的开始向洛阳集结,十天之内,洛阳一线的楚军数量,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众。

颜良一声王令下达。十余万的大军,浩浩荡荡的向着函谷关西面的弘农郡杀奔而去。

大军西进的同时,颜良也没忘记防备着东方的刘备。

临行前,颜良命蒋钦率军一万,驻扎于巩县,防范虎牢关方向的燕军。

至于洛北的小平津、河阴等沿岸渡口,颜良则命凌统率军一万。以为防范北面河内郡之敌。

与此同时,颜良又调老将黄盖前来,命他率五千水军,巡游于黄河。作为拱卫洛阳的水上之防线。

接下,颜良又留庞统,坐镇于洛阳,替颜良主持后方大局。

颜良自己。则带着徐庶、贾诩两员谋士,以及黄忠、甘宁、文丑、朱桓、潘璋等诸将。率十余万大军,杀奔陕县而去。

欲入关中,必先取弘农。

这弘农郡位于长安与洛阳两大都城之间,北面与河东郡隔黄河相望,在弘农郡这一地段,黄河河道狭窄、水流湍急,因此渡河非常之困难。

而弘农多山,东部的崤山方圆百里,山势险要,从西到南是秦岭向东延伸而出的枯纵山、熊耳山和伏牛山,西部则是华山,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。

弘农郡诸城,就这么一条线似的分布在众山包夹中的狭长平原上。

函谷关以西的宜阳、黾池、新安等诸县,原本也是属于弘农郡的,然前番曹操兵败,考虑到这些县城距洛阳太近,守援不济,便只好无奈的放弃。

如今曹操坐镇长安,留宿将乐进守弘农,乐进将则三万兵马,多部署在了弘农城的东部陕县,试图扼守坚城,以阻挡颜良的大军西进。

颜良不得不承认,乐进不愧是曹操麾下宿将,他的这一招,果然十分有效。

陕县北依黄河,座落于狭窄的函谷道上,扼守东西交通,形同于弘农郡的门户。

该城城坚且不说,因周围地势狭窄,颜良的十万余大军,根本无法完全展开。

便是因此,一连攻城十日,陕县城固若金汤。

而与此同时,曹操则移兵长安东面的华阴,随时准备兵出潼关,援助乐进所部。

颜良西进之战,从一开始便陷入了出师不利的境地。

是日黄昏,攻城又一次失利,颜良撤兵而还,召集众谋士于帐中商议破城之计。

“没想到弘农郡的地势,如此的险恶,我们的水军竟也无法发挥作用,当年六国攻秦,百万雄师无法逾越弘农,果然是名不虚传。”徐庶叹道。

颜良盯着地图,沉思良久,说道:“乐进之所以敢把所有兵力,都屯集在陕县,就是因为他仗着北面是黄河,南面乃枯纵山,黄河就不说了,倘若我军能翻越枯纵,饶过陕县,直插弘农郡城,又会是如何效果。”

翻越熊耳山,直取弘农城?

颜良的这突发奇想,立刻令诸谋士神色一震。

徐庶想了一想,却道:“听闻枯纵山人迹罕至,我数万大军,如何又有轻易翻越。”

这时,颜良将目光转向了一直沉默的那个人,笑道:“文和,弘农郡对你来说,可算是故地重游了,此间的地形,没有谁能比你更有发言权,你说说看吧,这枯纵山,到底是翻得还是翻不得?”

众人的目光,统统都集中向了贾诩。

(未完待续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