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人人小说>历史军事>三国之暴君颜良> 第七百六十四章 颜良,我恨你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七百六十四章 颜良,我恨你!(2 / 2)

未几,诸葛亮轻摇着羽扇,还是一副运筹帷幄的款款而入

“军师,你看看你现的好计,现在河北各地,可是谣言四起,到处都在议论,说是本王沉溺了刘协”

一见面,刘备就张口抱怨,那般样子,好似他自己真是无辜的一般

诸葛亮俊朗的脸上,浮现一丝尴尬

当日君臣密会时,诸葛亮确实曾向刘备献上,在交接之时,将刘协沉溺于黄河中的计策

诸葛亮原以为,这般溺杀了刘协,既可除去刘协称帝的阻碍,又可嫁祸给颜良,激起河北军民对颜良的愤慨

但诸葛亮却未曾料到,颜良人家早有所料,本来就是要借着你刘备的手,除掉刘协这个潜在的隐患

正因如此,颜良的反应才那么快,竟在刘协被杀后的数天内,就发动细作在河北境内大肆的散布谣言

“这是臣的失策,臣没想到颜良的动作这么快,我们应当先在河北散布消息,把刘协之死推在颜良身上,不然就不会被颜良抢了先手,落得眼下的被动”

诸葛亮也不敢推脱责任,在刘备面前承认了自己的失策

“那现在,现在本王该怎么办?”刘备心中怪诸葛亮却还得向诸葛亮求计

诸葛亮沉吟半晌,嘴角又掠起了几分自信的笑意

“此事易也”诸葛摇扇道:“大王可密下诏书,在各地发动舆论反击反称刘协乃是颜良所害,此外,陛下不可以称,刘协临死之前下遗诏,请大王继承帝位,延续汉统”

听着诸葛亮的献计,刘备情绪渐渐平静下来这才连连点头,表示满意

颜良在河北虽然有细作,但他的细作再多还能多得过本王的爪牙吗

那些平民百姓,不过是人云亦云的愚蠢之徒,只要本王的宣传攻势,压倒颜贼细作的谣言那些愚蠢的平民百姓自然便会倾向于相信本王

那个时候,本王再趁机搬出刘协遗诏之说,便可借着这所谓的“遗诏”,更加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

妙啊,此计当真是妙

刘备想着想着,渐渐的眉开眼笑,脸上重露得意之色

忽然间,刘备却又意识到什么便收敛了得意,叹道:“刘协好歹乃是本王的侄儿就这般牺牲了他,说起来,本王一想到这此,心里边就有些痛呢”

说话间,刘备脸上已换上了悲痛,还有几分自责的表情

“大王也是为了大局,为了大汉的社稷,不得已而出此下策,臣想刘协在天有灵,也会体谅大王的难处”

诸葛亮深知刘备心思,当即搬出大义来劝慰,给刘备台阶下

“再者,大王出此下策,归根结底,乃是因为颜贼篡汉所致,如果没有颜良这个乱臣贼子,大王自然会忠心的效忠于刘协,又岂会出此下策”

听得诸葛亮一连串的劝慰,刘备脸上的自责之色,便是越来越淡

最后,诸葛亮又正色道:“大王为了兴复汉室,为了天下黎民百姓,甚至不惜冒着背负上弑君之名的风险,此等牺牲的精神,实令臣敬佩之致,试问一句,古往今来,又有谁能有大王这般必为天下先的勇气”

诸葛亮洋洋洒洒一番话,竟将刘备杀害刘协,自立为帝之举,冠以了慷慨激昂的大义之名

甚至,刘备竟然成了为大汉社稷,敢于牺牲的勇士

刘备是越听越舒服,越听越激昂,胸中一股豪迈之情,油然而生

蓦然间,刘备腾的站了起来,毅然道:“军师所言极是,为了兴复汉室,本王就算背负再多,又有何惧!”

“大王有此念,臣等就放心了”诸葛亮拱手而拜,一副放心的样子

接下来,诸葛亮在刘备的授意之下,便在燕国范围在,展开了强有力的舆论反击

燕国各级的官吏,纷纷张贴榜问,反击“谣言”,声称天子乃是为颜良所害,他们的燕王,乃是为奸贼诬陷

官方辟谣的同时,各地郡县还用钱收买了不少平民,让他们混迹在坊间,附合官府的公开告示,不动声色的暗中支持官府的言论

诸葛亮这一招动用国家力量的计策,很快就收到了成效,三州之地的舆论风潮,渐渐的被诸葛亮扭转了过来

那些缺乏思考能力的平头百姓们,在官府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之下,观点很快就开始倾向于舆论强大的一方,就在几天前,他们还在暗自报怨着他们燕王的残忍,几天后,他们便开始痛斥起颜良的残暴

舆论的战场上,刘备利用他的国家机器,渐已占据了上风

诸葛亮见形势有利,便不失时机的抛出了“天子遗诏”说,宣称天子临被害之前,口头传有遗诏,命燕王刘备继承帝位,延续汉室社稷

当然,为了使“遗诏说”显得不太有官方色彩,诸葛亮并没有让各级官府公开宣扬,而是让他们得利用大批的“水军”,在坊间营造风潮

经过水军们的努力,遗诏说很快遍传三州之地,平头百姓们再次演绎了什么叫作“人云亦云”,他们也不想其中的合理性,总之所有人都在说天子有遗诏,他们跟着也就相信了有遗诏的存在

时机成熟,燕国三州间,在诸葛亮的率领下,很快便掀起一波最猛烈的劝刘备称帝之风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