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37节(1 / 2)

第157章丰收

一晃,入了四月。

农场的房子已经出了雏形,预计到夏天主体部分就能完工了。

最近天气不错,程香怕油菜收获的时候赶上雨天,给提前几天撒了翘翘果兑的水。油菜荚一日膨胀过一日,五天不到就已经有了泛黄的迹象,整体比别人的早了半个月。

王家村所有农闲的人基本都过来工作,帮忙收割油菜。

“割完,放水沤一下,田里还能种一茬水稻。”

表姑父不无感性的说着他一个老农民的想法。

如今稻谷不值钱,不用肥料地里的肥力跟不上。用农家肥追肥,勉强能凑合,只是这农家肥也不是什么都是好的。如今的人体,动物牲畜,一直在与外界接触,免不了接触了一部分污染源,就连排出来的粪便都夹带污染残留。

程香既然决心要做最好,就不能容忍吃的东西不干净。她在空间里能量消耗大,地块多了,消耗也就成倍增加。好在她会作弊,否则空间里的产出光填能量消耗就够了。

她在界面上找了找,被她现,还真有人售卖牲畜粪便,让她好笑之余又觉得这些人好可爱。

锁定牛马的粪便,主要针对古代位面,程香现了几个不错的买主。其中还有个老熟人。申请添加好友后,程香出去查看油菜采收情况。

前面的水泥路上来了辆摩托车,程香看着眼熟,待近了,现坐前面开车的是莫初冬,后面还坐了两个陌生面孔。

“我刚想着等到这里给你打电话,没想到就给碰上了。他们有事找你,又不认识路,我就给跑了一趟。”

莫初冬笑着把两人引上前。

程香道:“我还奇怪,你今天怎么没守着你那些鸡宝贝了。”

稻田村这时候比王家村忙多了,田地要耕种,一些体验农村生活的游客要招待,还得家务活不能空下来,鱼苗还得抛下去,灌水,稻谷育苗都是活。

“这是河口崖上养鸭子的大户,姓刘。这位是老君庙养猪的大户,老严。他们找你商量事,上回杨姑娘联系过他们,说是谈合作,他们等了这么久没回信又打不通杨姑娘的电话,就找去村里了。”

这事属于业务对接的问题,程香把杨真送走的急,杨真在做的事没人知道,没有谁能给回复。

“杨真出国了,走得急,可能忘了跟我说这事。”

程香胡扯一句,转而请他们进屋里做。四月的天还是有点冷的,小风吹着,还需穿上夹衫,何况王家村地势高,屋里还得备一盆火,才能坐得住。

“你们吃了吗?”

“我们在镇上吃过。”姓刘的人略显年轻,程香问了几句,才知道他也是城里返乡回来创业的。也在网上开了店,只是销量还没有什么起色。

河口崖那边有个很大的水库,在整个省里都排得上名号的人工大坝电站正是建在该水库上。

刘辉养了近五千只水鸭,用打捞的小鱼小虾喂养,河口崖那边的河鱼很出名,许多人不远几里路赶过去,就为了吃上那一口。所以打捞鱼的船家每天都会下坝网鱼,淘汰不要的就便宜给了刘辉处理。沿途的饭馆,多出的剩饭菜,刘辉上门收过来,再有中学和小学包圆的食堂剩饭菜,合起来够凑合一天的口粮。刘辉再自己拌点糠、红薯、猪草、南瓜煮熟,给鸭子加点餐,白天放出去散养,晚上收回来,一个个的鸭子都长得开始产蛋。

虽是成本极大节省了,建鸭舍投进去的钱,加上其他零散的必要费用,也去了七八万。鸭子卖不出去,他开始着急。杨真找上他的时候他就动了心,只那会儿冬天,鸭子还没下蛋,不像现在。叫他6块一斤卖出去,他卖得心滴血。别人还挑三拣四,同村里认识的人还说不得重话。

“网上鸭蛋散卖价格高一些,其实扣去快递钱,也没多得几个。我现在陷入了困境,这鸭蛋到底要怎么卖才划算。”

这些鸭吃百家饭,达不到程香理想化的生态鸭标准。不过,帮人卖一卖倒可行。她的网店出货量大,快递这块可以压价,但这合作也只能是薄利多销。

“你说的,我再考虑一下。”

老严这边面临的问题是差不多的,他养了两百多头本地猪,和当地猪贩子合作只给九块钱的毛收,而市供货又搭不上关系。县城的猪贩子挑剔,都爱外地来的瘦肉猪。他这些食草本地大白猪就给嫌弃了。本来他是有自己的合作伙伴的,但由于外地生猪的冲击,那人也去做了外地猪。

老严和刘辉认识,两人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,刘辉还是看老严养猪生意做得好,开始入的这一行。哪知道今年的市场变动这么大,本来以为电商的展能促进生意展更好,没想到自己竟成了大趋势下要被淘汰的那部分。

“行吧,我抽空去你们那里看看。”

程香留下两人的联系方式,留他们吃了午饭。

老严和刘辉心里没底,回去的路上莫初冬说了几句安慰的话。

“程老板说了要去看,这事就有戏。她要是不想做,她问都不会问。你们只管放心回去等,最迟一周会给你们答复。”

作为过来人,莫初冬和程香相处已经有了经验,在他看来,十之八九程香会答应。但他不是做主的人,程香有什么计较他也不清楚,所以,话没说满。

老严和刘辉心事重重,坐在车上连聊天的兴趣都生不出来。

油菜6续收进来,雇了别人的晒场晒干,又搭建了临时仓库,将菜籽缝袋码放在木架上。上称后有将近14万斤,出油量程香估算了一下,差不出一年的承包价出来了一多半。只要下半年好好运作,不亏本还能赚十几二十万。但若是搭上农庄的投入建设部分,这数字就太不够看了。再有王军那十二亩地的蔬菜产出,离抵达投入的资金还是相当遥远。但若是分成2o年长远计划来看,她的计划方向是完全正确的。

程香跑了一趟河口崖和老君庙,考察了养殖环境,见老严和刘辉没有说谎,便同他们签订了合作合同。猪肉每天一头,分别销到县城和市中心的两个店铺里里。鸭子和鸭蛋主要走网店售卖,苏瑶那边生意赶了县城菜店,成为了菜基地进项的一大主力。

地空了出来,程香让人沿着地挖了数十个不大的房子地基,让建成上下两层的小型活动房屋,房子有架空支撑在地面上的,也有带花园围栏的小院,还有反面山上建在水潭附近山林石壁边的。其他的,开垦了几亩做成蓄水田,挨着背面山沟边改成一块鱼塘,其他的暂时空置,准备以后种蔬菜和药材。

活动小屋工艺成熟,材料现成,搭建起来七八天一栋,整个建完,占用面积不到一千平。小巧但精致耐看,每一栋风格不同,村民都喜欢跑来看。

“师傅,你这是给我们修的房子吗?我们是不是今天就能住进去了?”恭阑忙完选拔门派新弟子的登记任务,看到一栋栋颇有格调的豪华小木屋,心情就开始不一样了。

“租出去的,想住拿钱来。”

“什么价?”

“3ooo一个月,不包水电。日租15o。”

程香敲着电脑键盘,在文档上列着清单,把需要购买的东西全部列进去,然后让装修公司帮她购买并全部布置。

小房子都带厨房浴室,程香这么做,是考虑到家庭度假,来这边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,又能享受到照顾家人自给自足的快乐。

小院儿每个都是独立的,佩带小花园菜圃,虽然不是很大但五脏俱全,完全可以满足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耗。

“一个人住太浪费了,我劝你赶紧去找个女朋友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